在1/22回診之前,自己開始做了一些功課跟準備。
看了自己一路走來的狀態,知道補給品吃了、中藥吃了、運動沒間斷過、跟先生的baby dance也都沒停過。感覺上好像就差了食療還沒做過。目前只有戒過咖啡跟酒精,但沒有忌口。
在回診之前,心血來潮開始找有沒有適合的食療可以重啟自己的身體。跟好朋友聊到一個「全食30 (whole30)」的飲食方式。他說他建議如果想生育,這個搭配paleo diet(原始人飲食)是很推薦的方式。反正接下來是農曆年就想說好可以來試試看。
如名所指,30代表30天,「全食」表示完全不能有加工後食品,包括:原型穀類(藜麥、大麥、小麥、燕麥、薏仁、小米等,及任何加工過食品)、原型米類(糙米、精緻米,任何米粉、麵粉製成加工食品)、(乾)豆類或豆制加工食品、動物類奶製品。再者包括蒟蒻、膠類都不可以吃。咖啡可斟酌喝(如果你對咖啡因不會過於敏感或是可以喝黑咖啡)、酒精及甜點當然就是非常不可以。
可以盡量吃任何蔬菜(除了一般青菜外,任何瓜類、蔬菜豆類,如碗豆、四季豆、菜豆,及根莖類蔬菜)、肉魚、蛋、堅果及種子都可食用,由於台灣水果都非常甜,請斟酌食用。乍聽之下蠻簡單的。
「全食30 (whole30)」的用意來自於排除任何有可能會讓你身體發炎的食物,原始人飲食則是更加諸在吃原型食物為重點,用純真的食物原型讓身體自然調節恢復到原本最初的代謝模式與腸胃道最初的平衡狀態。其實兩種飲食很類似(除了原始人飲食可以吃奶油,全食30只能吃無水奶油,其實就是把入乳清撇掉的奶油,印度菜裡常用),但可以依照你的習慣做改變或更換。
穀類、豆類不是「抗發炎」?為何在這邊不能吃?
很多報導或是網站都會說因為豆類穀類富有凝集素(lectin)及植酸(phytate acid)。這是一種存在於穀類、豆類及茄科類植物中(如:茄子、番茄、馬鈴薯、枸杞等)存有劇毒的一個化學物質。是造成很多身體發炎問題的主因之一。這個說法主要來自於一本非常著名的書叫做《植物的逆襲》(The Plant Paradox)。書中強調凝集素會導致人類許多健康上的問題如:關節炎、躁腸症候群、甚至糖尿病。但在做了一下關於凝集素及植酸的功課後,真的沒有「全食30」或書中說的那樣恐怖。豆類在經過浸泡、發芽、發酵及完全烹調後,這些毒素其實會降到最低,對人體沒有太大傷害。甚至他們對於某些問題有抗發炎或抗癌的作用。不過我知道我跟先生的飲食中,真的要很刻意才會吃到豆類(主要就是因為他們要經過至少8小時發泡的過程)所以一般很少吃。穀類是感覺上有點令人惆悵,因為糙米飯及藜麥都先暫時不吃。所以在吃中餐時真的會有點小悲傷。反正目前我們就先不吃30天,觀察自己會有怎樣的反應。(裡面有說不能吃醬油,但由於醬油本身是發酵而成的,所以我暫且不會刻意避免。)
不吃任何精緻澱粉或醣類
我以為我是一個蠻健康的人,直到開始「全食30」後發現我對於一些食物的心理關係牽連還蠻大的。尤其在晚上,吃完晚餐,感覺需要一個甜點來終結這一天的辛勞。現在不能吃其實我有小小的作弊,就是在網路上找到一些使用香蕉及椰棗做的甜點來解饞。於是找到一個用杏仁粉及椰子粉做的草莓蛋糕食譜,做完吃過後覺得有感到一點安慰的感覺。後來到了一週後,這種衝動或甜點與我感受的關聯就漸漸消退。現在比較想要嘗試一些非穀類麵包或是莓果甜點來挑戰自己的廚藝。然後如果有想要吃點甜的東西時,就會拿根香蕉或是茂谷來解決。
最後,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想掌握自己的生殖主導權,我在這邊也開了一個研究類型的網站,主要提供給想更了解自己身體的朋友們一個參考。裡面沒有虛華的承諾,也沒有購買任何營養品連結,主要就是用知識來提升自己對於生殖的認知。
只有用椰棗與莓果來當糖分的杏仁、椰子粉做的蛋糕 |
![]() |
看起來1/27是我翻轉系統的那天 |
![]() |
相同的1/27也是表現最好的一天 |
最後,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想掌握自己的生殖主導權,我在這邊也開了一個研究類型的網站,主要提供給想更了解自己身體的朋友們一個參考。裡面沒有虛華的承諾,也沒有購買任何營養品連結,主要就是用知識來提升自己對於生殖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