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1/22回診之前,自己開始做了一些功課跟準備。

看了自己一路走來的狀態,知道補給品吃了、中藥吃了、運動沒間斷過、跟先生的baby dance也都沒停過。感覺上好像就差了食療還沒做過。目前只有戒過咖啡跟酒精,但沒有忌口。

在回診之前,心血來潮開始找有沒有適合的食療可以重啟自己的身體。跟好朋友聊到一個「全食30 (whole30)」的飲食方式。他說他建議如果想生育,這個搭配paleo diet(原始人飲食)是很推薦的方式。反正接下來是農曆年就想說好可以來試試看。

如名所指,30代表30天,「全食」表示完全不能有加工後食品,包括:原型穀類(藜麥、大麥、小麥、燕麥、薏仁、小米等,及任何加工過食品)、原型米類(糙米、精緻米,任何米粉、麵粉製成加工食品)、(乾)豆類或豆制加工食品、動物類奶製品。再者包括蒟蒻、膠類都不可以吃。咖啡可斟酌喝(如果你對咖啡因不會過於敏感或是可以喝黑咖啡)、酒精及甜點當然就是非常不可以。

可以盡量吃任何蔬菜(除了一般青菜外,任何瓜類、蔬菜豆類,如碗豆、四季豆、菜豆,及根莖類蔬菜)、肉魚、蛋、堅果及種子都可食用,由於台灣水果都非常甜,請斟酌食用。乍聽之下蠻簡單的。

「全食30 (whole30)」的用意來自於排除任何有可能會讓你身體發炎的食物,原始人飲食則是更加諸在吃原型食物為重點,用純真的食物原型讓身體自然調節恢復到原本最初的代謝模式與腸胃道最初的平衡狀態。其實兩種飲食很類似(除了原始人飲食可以吃奶油,全食30只能吃無水奶油,其實就是把入乳清撇掉的奶油,印度菜裡常用),但可以依照你的習慣做改變或更換。

穀類、豆類不是「抗發炎」?為何在這邊不能吃?

很多報導或是網站都會說因為豆類穀類富有凝集素(lectin)及植酸(phytate acid)。這是一種存在於穀類、豆類及茄科類植物中(如:茄子、番茄、馬鈴薯、枸杞等)存有劇毒的一個化學物質。是造成很多身體發炎問題的主因之一。這個說法主要來自於一本非常著名的書叫做《植物的逆襲》(The Plant Paradox)。書中強調凝集素會導致人類許多健康上的問題如:關節炎、躁腸症候群、甚至糖尿病。但在做了一下關於凝集素及植酸的功課後,真的沒有「全食30」或書中說的那樣恐怖。豆類在經過浸泡、發芽、發酵及完全烹調後,這些毒素其實會降到最低,對人體沒有太大傷害。甚至他們對於某些問題有抗發炎或抗癌的作用。不過我知道我跟先生的飲食中,真的要很刻意才會吃到豆類(主要就是因為他們要經過至少8小時發泡的過程)所以一般很少吃。穀類是感覺上有點令人惆悵,因為糙米飯及藜麥都先暫時不吃。所以在吃中餐時真的會有點小悲傷。反正目前我們就先不吃30天,觀察自己會有怎樣的反應。(裡面有說不能吃醬油,但由於醬油本身是發酵而成的,所以我暫且不會刻意避免。)

不吃任何精緻澱粉或醣類

我以為我是一個蠻健康的人,直到開始「全食30」後發現我對於一些食物的心理關係牽連還蠻大的。尤其在晚上,吃完晚餐,感覺需要一個甜點來終結這一天的辛勞。現在不能吃其實我有小小的作弊,就是在網路上找到一些使用香蕉及椰棗做的甜點來解饞。於是找到一個用杏仁粉及椰子粉做的草莓蛋糕食譜,做完吃過後覺得有感到一點安慰的感覺。後來到了一週後,這種衝動或甜點與我感受的關聯就漸漸消退。現在比較想要嘗試一些非穀類麵包或是莓果甜點來挑戰自己的廚藝。然後如果有想要吃點甜的東西時,就會拿根香蕉或是茂谷來解決。

最後,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想掌握自己的生殖主導權,我在這邊也開了一個研究類型的網站,主要提供給想更了解自己身體的朋友們一個參考。裡面沒有虛華的承諾,也沒有購買任何營養品連結,主要就是用知識來提升自己對於生殖的認知。

只有用椰棗與莓果來當糖分的杏仁、椰子粉做的蛋糕
 
不碰任何酒精、油炸、速食
 
說實在的,在備孕時好像本來就不應該吃那些東西,但生活那麼辛苦,真的不吃或不喝感覺上就少了僅存的樂趣。酒精對我先生來說可以少喝,但真的要戒斷對他來說可能蠻難的,不過是真的有做到過。雖然我以為我們不常吃油炸或速食,但真的在早上起來很懶時,想到麥當當的早餐卻不能吃時,才知道自己其實還蠻常吃速食的。或是週五晚上不知道要吃什麼,看到台北知名的漢堡店時,卻又不能點下去吳柏毅送時,也發現自己之前的飲食選擇其實根本也沒有那麼健康。
 
「全食30」好處 - 睡眠
 
一開始這個飲食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睡得不錯。其實從今年開始,我的睡眠就比去年有很大的進步。可能也是跳脫出一般全職工作的壓力,或是終於脫離不健康的工作環境,可以躺在床上不靠任何藥物或褪黑激素就可睡著這件事漸漸不再是問題。在1/21開始「全食30」,在一兩天後我開始可以時間到就聽個Youtube或是聽個冥想就可以順利睡著。半夜有時會起來一下又可以順利睡回去。一直到早上8:30精力充沛的起床。目前也做了快兩個禮拜,每天都差不多的行程:10-11點感到想睡,躺在床上30分鐘可睡著,中間起來上個廁所10分鐘一個小時又可再睡著。一直到8:30-9點起床。這是我去年夢寐以求的睡眠狀況,現在終於可實現,希望可以維持到我死。
 
image
看起來1/27是我翻轉系統的那天
 
「全食30」好處 - 精神
 
聽完睡眠,單然就要討論精神。網路上說一開始會精神不濟,反倒會比較容易累。我是在健身房時感到我當天特別容易累。還在想說:「不是都全食了,怎麼還沒有體力充沛?」但是到了1/27也就是全食第五天,突然精神就來了。不僅可以跑、跑完還可以做重訓、踏步機最後皮拉提斯跟伸展。之後連續五天都可以持續。每天活躍產生熱能只要是有去運動,都維持在600cal以上。
 
以為上週是我全盛時期(Tiger Blood)的開始,但卻在昨天2/2(第14天)去健身,發現自己又弱掉了。在跑步機上沒到幾分鐘腿就開始痠。最後還是乖乖的把一整組做完。起床後,因為不想喝低咖啡因加一點咖啡,不到中午也開始睏了,變得很難專心。狀況目前仍觀察中。
 
image
相同的1/27也是表現最好的一天
 
「全食30」好處 - 如廁
 
這件事聽起來有點噁心,不過既然都要做食療,就是要好好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在實行的第三天開始我就發現自己如廁時出現的形狀非常整齊跟有型的開啟我每天。這讓我深深感到這個飲食真的蠻整腸的(就算現在是在完全沒有任何益生菌的幫忙之下)目前我與老公都很讚嘆全食或原食的力量。
 
「全食30」好處 - 舌苔的轉變
 
其實我對於自己舌苔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中醫生都會看(所以才會有那些照片),也知道當舌苔太白太厚時,身體是在一個比較濕的狀態,非常容易黴菌感染跟失眠。但現在整體感覺都不錯,心情也比較輕鬆,當然也沒有在黴菌感染或是失眠。現在遇到一些可能會令我焦慮的問題或想法也可以比較坦然的面對或是先不想。整體而言,這小小的身體上的轉變我覺得算是一個可能的指標代表更大的一些改變吧(?)(如果真的這樣可以不讓我再有黴菌感染我真的謝天謝地!)
 
 
 
***接下來就是看汗皰疹到底是什麼引起的(我的直覺是雞蛋,但還需要觀察)
 
「全食30」花錢嗎?
其實全食30花在食物上的錢感覺上比較多,但相對的花在外食或吳柏毅的錢就少很多。目前覺得花費是較小的,但花在做菜的時間多很多,但由於現在是農曆年加上之後工作也不是全職,覺得時間可以好好利用,也不會感到無聊。
 
目前在第15天總結
有發現自己對食物的看法其實可以簡化到是維持身體機能的地步,但還好有先生的理智跟朋友出去吃飯及農曆新年讓我還是有點理性。但自己對於食物在情緒上的牽連是有的,如一開始的晚餐後的甜點、之後對於我提神蠻仰賴的airwaves薄荷糖我有發現我是情緒的「想要」大於生理的「需要」。在每一餐吃完豐富的營養後,真的有飽足感,只是就少了一些滿足感,就算吃了我的莓果蛋糕還是有一點。看看接下來的15天會怎樣發生。
 

最後,如果有興趣的朋友想掌握自己的生殖主導權,我在這邊也開了一個研究類型的網站,主要提供給想更了解自己身體的朋友們一個參考。裡面沒有虛華的承諾,也沒有購買任何營養品連結,主要就是用知識來提升自己對於生殖的認知。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pium80s 的頭像
    opium80s

    黑咖啡與酪梨樹

    opium80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